界面新聞記者 張曉迪
跨界養豬失利,一再拖累克明食品(002661,SZ)業績,帶著“再造一個上市公司”的未竟夢想,“面條大王”陳克明退居到了二線。
2023年10月25日晚,克明食品發布了三季度業績報告,三季度克明食品業績仍延續了上半年的頹勢。伴隨著業績的下滑,現年72歲的陳克明從董事長退居到了終生名譽董事長的職位上。
據報告顯示,2023年三季度,克明食品實現營業總收入39.31億元,同比下滑8.48%,實現歸屬凈利潤1125萬元,同比下滑91.34%,實現扣非凈利潤635.7萬元,同比下滑94.09%。
對于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,克明食品表示,一是受豬周期的影響,公司生豬業務板塊經營業績虧損擴大;二是受市場不振的影響, 公司米面制品銷量有所下降。
克明食品系A股“掛面第一股”。1984年,32歲的湖南人陳克明因手指的終身傷殘告別木匠生涯,輾轉投身掛面行業。從依靠一臺手搖壓面機、一輛板車,沿街叫賣做起,陳克明逐漸干成了面條廠老板、“萬元戶”。
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,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陳克明也不斷加強學習。2006年,陳克明曾在清華大學總裁班學習,學到了企業的資本擴張之道。回去后,就將克明食品的上市計劃提上了日程。
2007年克明食品股份制改造后,便以2008年、2009年、2010年業績申報上市。2012年3月16日,克明食品上市。彼時,60歲的陳克明便被外界冠以“面條大王”的稱號。隨后,陳克明家族屢屢登上湖南富豪榜。
然而好景不長,隨著方便食品、自熱食品、預制菜以及外賣等行業發展,掛面的替代品增多,克明食品也面臨增長空間收窄的瓶頸。
據公開財報,2018年至2022年,克明食品的營收分別為28.56億元、30.34億元、39.58億元、43.27億元、50.20億元,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。
但與營收一路走高不同的是,克明食品的盈利能力卻并不穩定。2018年,克明食品錄得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.86億元。此后的2019年、2020年,克明食品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上漲至2.07億元、2.93億元。
2021年,克明食品營業收入雖讓處增長期,但業務盈利下降了九成。此外,2020年,克明食品的整體毛利率為22.56%,2021年-2022年降至15.63%和15.60%。
行業的萎縮使克明食品不得不謀新求變。2022年,克明食品逆勢進入生豬養殖賽道。
2022年末,克明食品以6.37億元受讓興疆牧歌51%以上的股份,成為其控股股東。但實際上,2021年以來,養豬行業陷入低迷,低迷周期持續至今。2023年上半年,上市豬企紛紛公告預虧。
對于收購興疆牧歌,克明食品稱,是在保證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的前提下,拓展細分賽道,完善大食品產業布局,為公司新增更多利潤增長點。
然而事與愿違,收購新疆牧歌后克明食品利潤反而出現大幅下滑。從克明食品發布的生豬銷售簡報來看,疆牧歌的業績表現并不穩定。
2023年上半年,克明食品累計銷售生豬26. 59萬頭,累計銷售收入3.33億元,平均每頭售價1251.98元。
相比而言,2023年上半年,牧原股份共銷售生豬 3,026.5萬頭,累計銷售收入506.98億元,平均每頭售價1675.14元。
可以看出,克明食品的生豬銷售規模不到牧原股份的1%,于此同時,每頭豬的平均售價比牧原賣的便宜,缺乏價格優勢。
此外,2023年6月,新疆牧歌生豬銷量環比下降31.59%,同比下降39.45%;銷售收入環比下降34.19%,同比下降34.23%。
值得注意的是,為了上述對新疆牧歌的并購,克明食品擬向金融機構申請不超過4億元的并購貸款。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,克明食品賬面貨幣資金4.20億元,短期債務合計高達20.71億元,其中短期借款達10.96億元,較上年同期又增長25.42%。
近幾年克明食品賬面一直存在大額短期借款,這也意味著每年都在借新還舊。其中,2021年產生的利息費用達到1965.53萬元,扣除利息收入后財務費用為1615萬元,占到凈利潤的24%;2022年利息費用進一步增長至3168.62萬元,扣除利息收入為2537.13萬元,占當期凈利潤16.23%。財務費用對利潤造成較大影響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三季度,克明食品錄得管理費用1.66億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11.84%,對此,克明食品解釋系本期豬場停產檢修,資產折舊轉入管理費用增加所致;
2023年三季度錄得財務費用6140.17萬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64.27%,克明食品稱,系本期計提的銀行借款利息費用增加所致。
為了緩解資金壓力,2023年4月,克明食品提出定向增發計劃,擬募集4.15億元資金,扣除發行費用后,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有息負債。6月份,該定增申請獲證監會同意注冊批復。近期,克明食品表示,該定增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。